书摘 - 创业维艰:如何完成比难更难的事
《创业维艰》的作者是本·霍洛维茨 (Ben Horowitz),也是著名创投公司 a16z 的创始人之一。这本书介绍了他创立并卖掉 Opsware 公司的过程中的许多经历和经验。里面确实有很多宝贵的经验之谈,很可惜我在墨奇创业失败之后才读到这本书。
所有事情一起抓,就会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遭遇失败。
过去的我一直以为,自己既能干好事业,又能兼顾所有的兴趣爱好,同时还能维护好家庭。而且,我总把自己摆在首位。当你成为某个家庭或某个团体的一分子时,这种思维方式会令你陷入麻烦。在我心里,我坚信自己是个好人,毫不自私,但我的所作所为却暴露出我并非这样的好人。我绝不能像这样继续幼稚下去,我必须分清主次轻重,成熟起来。我必须先考虑自己最关心的人,然后再考虑自己。
大多数合作关系要么过于紧张而令人难以忍受,要么紧张不足而缺乏效率。人们要么相互挑战,导致彼此交恶,要么陶醉于彼此的奉承之词而无所受益。就我和马克而言,即使是 18 年后的今天,他依然对我的想法吹毛求疵,让我感到烦恼,我对他亦是如此。但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对企业的发展有益无害。
公司的规模和资金的估值要求我们必须和时间赛跑,赶在资金同样雄厚的竞争对手之前尽快壮大并抢占市场。安迪曾对我说:“本,好好想想,如果资本是免费的,你会如何运作。”
在此期间,我学到了最重要的集资规则:寻找一个统一市场,其中只要有一个投资者点头,即可功成,其他 30 位投资者即便全都摇头拒绝也无关紧要。我们最终以惊人的、高达 7 亿美元的投资前预估价值为 C 轮投资找到了投资者,由此筹集到了 1.2 亿美元的资金。
2000 年第三季度,我们只完成了 3700 万美元的销售额,与我们所预测的 1 亿美元的销售额相差甚远。
比尔说:“你不能去纽约参加发布会真是太遗憾了,不过你必须派马克去。”我问:“为什么?”他说:“你必须守着公司,确保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处境。你一分钟都不能拖,大家有权知道自己现在是继续跟着你在 EDS 公司干,还是要另谋出路。”噢,真该死!比尔说得对。我派马克去了纽约,然后准备告诉大家他们现在的处境。事实证明,比尔的那条小小的建议为我们日后重建公司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如果我们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那些即将离开公司的人,那些留下的人就永远不会再信任我了。
尽管过程非常痛苦,但我知道,我们必须进入更广阔的市场,因为只有充分了解市场,我们才能推出市场需要的产品。但可笑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办法却是尽力去销售错误的产品。我们会遭遇失败,只有失败才会让我们学得更快,为了生存,我们不惜一切代价。
我从未制订那个应急计划。通过看似不可能的 C 轮投资和首次公开募股过程,我学到了一条重要的经验:创业公司的 CEO 不应该计算成功的概率。创建公司时,你必须坚信,任何问题都有一个解决办法。而你的任务就是找出解决办法,无论这一概率是十分之九,还是千分之一,你的任务始终不变。
生活就是苦苦挣扎。——卡尔·马克思挣扎是你想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创办公司时的状态。挣扎是人们问你为什么不退出,你却不知怎么回答时的状态。挣扎是你的员工认为你在撒谎,而你却认为他们也许说得对的状态。
从史蒂夫·乔布斯到马克·扎克伯格,所有出色的企业家都会经历挣扎,而且是苦苦挣扎,因此,人人都会挣扎。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能挣扎成功。你也许会挺不过去,这就是挣扎的恼人之处。挣扎是成就伟大的竞技场。
经营 Opsware 公司时,我们在竞争中失去了无数笔交易,我召集了一次员工会议,告诉全体员工,我们目前被打击得狼狈不堪,如果不迅速止血,我们就死定了。那时,没有一个人退缩。团队精诚团结,成功研发了一款产品,拯救了濒临绝境的公司。
请记住,这是区分男人和男孩的方法。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事业,这就是挑战。如果你不想,那你根本不应该开办公司。
作为 CEO,我个人最大的一项进步就是我停止使用过于积极正面的管理方式。
我以为,如果将这些问题转移给员工,事情就会变得更糟。因此,我认为我应该尽力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姿态,让大家毫无负担、一心一意地去赢取胜利。而实际上,我错了。
在我看来,我一直通过积极强调正面影响、忽略负面影响的方式来激励所有人。但我的团队很清楚,现实要比这更加微妙。他们已经看到,这个世界并不像我所描述的那么美好,却依然不得不听我在每次公司大会上说些形势一片大好之类的无聊空话。
没有了信任,沟通就会中断。具体来讲就是:在人类的所有交往之中,沟通量与信任程度成反比。
如果员工完全信任 CEO,沟通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实话实说就是建立这种信任的关键。一名 CEO 在一段时间内拥有这种被信任的能力,往往是一家管理良好的公司和一家管理混乱的公司之间最大的差别。
参与解决问题的人越多越好为了创建一个出类拔萃的技术公司,你必须雇用大量的精英人才。而不让这些精英人才参与解决公司最大、最棘手的问题完全是一种浪费。
健康的企业文化会鼓励员工公开坏消息。只有允许自由并公开讨论问题,公司才能迅速解决问题。企图掩盖问题只会令所有员工感到灰心。
我们要谨防那些阻止信息在公司内自由流动的所谓管理箴言。例如,“如果拿不出解决方案,就不要把问题报告给我。”如果有一个重大问题,员工解决不了怎么办?
第一步:保持头脑清晰如果公司没能实现自己的财政计划,形势严重到了必须辞退那些不惜重金聘请而来的员工的地步,这对 CEO 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压力和沉重的负担。
第二步:当机立断一旦决定裁员,那么必须尽快执行。如果走漏消息,就会横生枝节,麻烦不断。员工会质询管理者,公司是否要裁员。如果管理者不知情,员工就会认为他愚蠢。如果知情,他要么不得不向员工撒谎,令消息进一步走漏,要么保持沉默,令群情更加激愤。
第三步:对裁员的原因要有清晰的认识进入裁员程序后,董事会成员有时会说一些有积极意义的话来安慰你。他们也许会说,“这是个大好机会,可以简化业务程序”。这也许是实话,但不要让这一点扰乱心神,从而将错误的信息传递给公司。公司之所以裁员是因为其未能实现自己的计划。如果公司裁员的唯一原因是个人绩效问题,那就要另当别论了。裁员的真正原因是公司业绩欠佳。
承认失败似乎没什么了不起,但请相信我,这实际上非常了不起“。
第四步: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整个裁员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培训管理团队。如果将未经培训的管理人员置于裁员这一极为尴尬的情境之中,他们大部分都会无法应对。
对管理人员的培训需遵循一条黄金法则:自己的员工要自己亲自辞退,不能将这项工作推卸给人力资源部门或某个更严厉的同事,不能像电影《在云端》中那样雇用一家外包公司来完成。
为什么不能找些强势的管理者出面,替你完成这一棘手任务?因为人们不会记得自己在公司效力的每一天,但他们一定会记得你将他们开掉的那一天。他们会记得那一天的每一个细节,这些细节关系重大。公司的声誉和管理人员的声誉都取决于你的表现:昂首挺胸,勇敢面对那些曾经信任你并为你辛勤工作的员工们。员工们会想:既然你雇用了我,我勤勤恳恳地为你埋头苦干,我希望你能有勇气亲自辞退我。
第五步:向公司全体人员发表讲话在执行裁员决定之前,CEO 必须向公司全体人员发表讲话。
务必牢记财捷集团前 CEO 比尔·坎贝尔告诉我的一句话:话是说给那些留下来的人听的。这些人会非常关心你对待他们同事的方式。你裁掉的员工之中,有很多人都和留下来的人关系亲密,因此,你一定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
第六步:一定要让大家看见你,你一定要在公司出现在向公司全体人员发表讲话、告诉大家许多人将被辞退之后,你也许会不愿意在公司里四处走动,和大家交谈,而更愿意去酒吧喝几杯龙舌兰酒。千万别这样。一定要在公司出现,一定要让大家看见你,一定要积极参与公司事务。
换句话说,认为解雇高管是因为他们表现糟糕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事实是,解雇高管是因为公司的面试或整合系统出了问题。因此,正确解雇高管的第一步是,搞清楚自己为什么给公司招错了人。
高管的解雇补偿金应比普通员工的解雇补偿金数额更高。因为与一名普通员工相比,一名高管重新找到一份工作的时间要多 10 倍。
保护被解雇高管的声誉。高管的失职很可能是一个团队集体造成的结果,你最好以这种方式对之加以解释。
当公司开始在重大竞争中屡屡失手时,真相往往会成为众矢之的。管理者和员工会绞尽脑汁地编造一些颇具创意的说辞,帮助自己逃避显而易见的真相。
如果这个说法听起来太老套,而且你也很想知道为什么你的员工都在对你撒谎,那么准确答案就是:他们不是在骗你,而是在骗自己。如果你听信他们,你就欺骗了自己。
所有这些方法都进一步强化了我的一个看法:我们面临的不是市场问题。客户们一直都在购买,只是没有购买我们的产品而已,但对我们来说,更换产品显然不是时候。于是,我对每一位前来献计献策的人说出了同样的一番话:“没有任何良策可以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只能用笨办法。”这话他们虽然不爱听,却令事情变得十分清晰:我们必须研发一款更好的产品,除此之外,别无出路。没有窗户、没有地洞、没有安全出口、没有后门。我们必须穿过前门,和堵住我们出路的敌人较量一番。
所有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必须为公司生存而战的时刻。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本该英勇奋战的时候却逃之夭夭,你就要问问自己:“如果我们的公司无法取胜,那我们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与其将所有的心思用来哀叹自己的痛苦,还不如努力去寻找一种看似不可能的出路,令自己摆脱目前的困境。不要花时间去懊悔过去,要将所有的时间花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上,因为说到底,没人会在意,只要好好经营公司就行了。
我之前的上司吉姆·巴克斯代尔很喜欢说这样一句话:“我们要依次管理好人、产品和利润。”话虽简单,但意义深远。三者之中,管理好人是最难的,管不好人,其他两项就无从谈起。
当组织规模扩大时,重要工作可能被人忽视,最勤奋的工人可能被最出色的政客所遮蔽,各类繁文缛节可能会扼杀创造力,让一切变得毫无乐趣。
我突然想明白了——虽然我告诉了团队应该做什么,却一直没明确地告诉他们为什么要那么做。
令人惊讶的是,他们都把在 Go Corporation 公司工作视作自己生命当中最珍贵的工作经历之一。尽管他们的职业生涯就此止步,没有赚到钱,成为新闻头版报道的失败案例,但他们依然认为在 GO Corporation 公司的工作经历是最棒的。Go Corporation 公司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后来,我读了安迪·格鲁夫的管理学经典之作《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High Output Management)[插图]。读后,我的事业观发生了改变。格鲁夫在书中写道:“大多数管理者似乎都觉得,培训员工这件事应该让其他人来做,但我却坚信,管理者应该亲自去做这件事。”
如果你此前所做的培训令这些员工的业绩提升 1%,那么你用于培训的 12 个小时就相当于为公司带来了 200 个小时的工作量。
辞退人时,你怎么确定这名员工很清楚自己的工作期望?最佳答案是,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时,管理者应该清晰明确地提出工作期望。不对人员进行培训,绩效管理就毫无基础,进而变得松散无序、前后矛盾。
讽刺的是,实施培训项目的最大障碍是:有些人认为,这会花费太多时间。要记住,在提升公司生产力方面,其他任何投入都比不上培训。因此,因为太忙而没时间开展培训就相当于因为太饿而吃不下任何东西。
于是,我试着静下心来做这件事。令我高兴的是,人们至今还在读我下的定义。这令我看到了培训的重要性。
好的产品经理,差的产品经理
好的产品经理极其了解市场、产品、生产线和竞争情况,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充分的自信开展管理工作。好的产品经理是产品的 CEO。他们勇于承担全部责任,以产品的成功与否来衡量自己。他们必须确保产品、时间,以及所需要的一切正确无误。好的产品经理对周围形势十分清楚(公司、营收资金、竞争等),为了获得成功,他们主动制订并执行计划(从不推辞)。差的产品经理总有一大堆借口,如资金不足、项目经理无能、微软研发这项产品的工程师比我们多 10 倍、我劳累过度了、没人给我指示等。我们的 CEO 从不会找这些借口,产品经理也不应该拿这些当借口。为了在适当的时机推出适当的产品,不同部门之间必须通力合作,好的产品经理不会把所有时间都浪费在这些部门之间。他们不会占用产品团队的所有时间,不会以管理项目的方式管理各项职能,不会为项目跑腿打杂。他们不是产品团队的一员,而是团队的管理者。技术团队不会将好的产品经理当成一种营销资源。好的产品经理和技术经理在营销中其实互为伯仲。好的产品经理对目标有清晰的定义,即“目标是什么”(与“怎么实现目标”相对),并能有效实施这一目标。差的产品经理只要想出“怎么实现目标”,就会扬扬自得、不可一世。好的产品经理会采用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与技术人员进行清晰的交流,他们不会随意下达命令,而是在不经意间搜集信息。好的产品经理会制作附加材料、常见问题解答、业务简报以及白皮书,供销售人员、营销人员和主管参考或使用。差的产品经理会抱怨自己整天都在为销售人员解答问题,忙得不可开交。好的产品经理会预测出产品的严重缺陷,提出真正的解决方案,而差的产品经理整天都在解决问题。好的产品经理会将一些重要问题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竞争中的良策、艰难的架构选择、艰难的产品决策、攻占或放弃市场)。差的产品经理只以口头形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抱怨“当权者”不允许他这样做。一旦失败,他们往往会说自己早就料到会失败。好的产品经理让团队将重点放在收益和客户身上,而差的产品经理则让团队关注竞争对手的产品有多少新功能。好的产品经理定义的好产品是只要付出巨大努力就能实现的,而差的产品经理定义的好产品要么无法实现,要么就是让技术人员随心所欲地创建产品(即把最困难的问题留给他们去解决)。在产品规划期,好的产品经理会考虑向市场推出超值产品,在产品进入市场期间,他们会考虑实现市场占有率和收益目标。差的产品经理总是搞不清楚交付价值、竞争性功能匹配、价格以及普遍性之间的差异。好的产品经理会拆解问题,而差的产品经理会把所有的问题合并成一个问题。好的产品经理将自己想要讲述的故事交给媒体去写,差的产品经理向媒体传达信息时总想面面俱到,保证其在法律意义上的绝对精确。好的产品经理向媒体提问,差的产品经理回答媒体的所有问题。好的产品经理认为媒体和分析机构的人都很聪明,差的产品经理认为记者和分析员都是傻子,根本不懂他们独特技术的细微差别。好的产品经理偏重清晰明了,差的产品经理对显而易见的事情从不解释。好的产品经理对自己的职责和成功有明确的认识,差的产品经理总想让别人告诉他该做什么。好的产品经理每周会按时提交自己的工作报告,因为他们遵守纪律。差的产品经理往往会忘记按时提交工作报告,因为他们不重视纪律。
想加入你公司的正确理由应该是:渴望变得更有创造力。
当一名出色的部门经理和当一名出色的总经理(尤其是一名出色的 CEO)之间最大的差别是,作为总经理,你必须招聘并管理那些远远比你更胜任他们工作的人。
正如著名励志大师托尼·罗宾斯所说:“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实现愿望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
你必须意识到自己非常无知,不要妄想仅靠面试应聘者就能学会如何招聘。虽然面试过程对你可能很有启发意义,但将其当作唯一的知识来源却很危险。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因此,招聘时要看重应聘者的长处,而不是其身上没有弱点。每个人都有弱点,只不过有些人身上的弱点比较明显而已。因为其人没有弱点而对其加以聘用意味着你将愉快感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
想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最好的方法是在该职位上亲自体验一番。不是名义上的,而是真正履行职责。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担任过人力资源主管、首席财务官以及销售主管。
你想促成的事有些也许可以量化,有些则不可以。你不能只汇报量化目标,而忽视质化目标,因为质化目标才是最重要的目标。仅仅按照数字进行管理就像利用数字进行绘画,从严格意义上说,这完全是业余爱好者的做法。
由于将公司当作黑匣子一样进行管理,惠普公司的很多部门以降低竞争力为代价,使当前利益实现了最大化。公司对实现了短期目标的管理者予以奖励,这种方式对公司极其有害。如果将白盒子考虑在内,效果就会好得多。白盒子不仅包含数字,而且还能告诉你这些数字是怎么来的。这种方式会惩罚那些以牺牲未来利益换取短期利益的管理者,奖励那些给未来投资的管理者,即使这些投资短期内难以测量。
像技术债务一样,当你牺牲掉代价高昂的长期利益、做出权宜的短期管理决定之时,就会发生管理债务。
以下是创业公司中比较流行的三种管理债务形式:1.一山藏二虎。2.因某一员工得到了另一工作机会而对其补偿过度。3.缺乏绩效管理机制或员工反馈机制。
最终,你只能做出艰难的决定,留下一个人,一次性还清债务,否则你的技术部门就会永远陷入泥潭。
现在,技术部的每一个人都知道,涨工资的最好办法是从其他公司拿到工作邀请,然后以辞职进行威胁。要付清这样一笔管理债务,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如果没有反馈,你的公司在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做到最好。如果只下达指令、从不进行修正,这些指令就会显得模糊不清。人们意识不到自己的缺点时,很少会对其加以改正。不对员工的行为做出反馈的最终代价是:公司业绩的系统性一塌糊涂。
我所认识的每一位真正出色的、富有经验的 CEO 都有一个重要特征:在回答有关部门组织的问题时,他们都倾向于选择艰难复杂的回答。如果面临两种选择:其一,给每个人发同样的奖金,不犯众怒;其二,极力褒奖业绩突出的员工,惹恼其他员工。他们会选择后者。如果面临另外两个选择:其一,撤掉今天一个很受欢迎的项目,因为该项目不在长期计划之内;其二,出于维护人心的目的或为了显得前后一致而保留该项目。他们会选择前者。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曾经为管理债务付出过代价,所以不愿再重蹈覆辙。
一个管理出色的质量控制部门无法生产一款高质量的产品,却能告诉你产品研发团队何时生产了一款质量低劣的产品。类似情况是,一个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机构无法给你创造一个管理完善、企业文化成熟的公司,却可以告诉你,你和你的管理者何时没有尽到职责。
没有人喜欢打小报告的人。如果管理团队对其缺乏完全信任,人力资源部门不可能有效地开展工作。管理者必须相信,设立人力资源部的目的是帮助自己改进工作,而不是对自己进行监管。优秀的人力资源主管会真心实意地为管理者提供帮助,不会因为发现了问题而大肆表功。他们会直接找管理者解决问题,提高管理质量。如无必要,他们一般不会将问题上报给 CEO。如果人力资源主管将自己的知识深藏不露,玩弄权术,或搞阴谋诡计,那他就毫无用处。
几乎所有的办公室政治都是由公司老板开的头。你可能会觉得委屈:“我讨厌政治,不爱耍手腕,但我的员工们却恰恰相反。这绝不是我的原因。”你错了。公司内部的办公室政治并不在于你本人是否爱耍政治手段。事实上,那些最缺乏政治头脑的老板往往会带出一支最善于钩心斗角的队伍。这些对政治不感兴趣的老板们常常在不经意间助长了公司内部激烈的政治斗争。
我所说的政治,是指员工在职场进阶的过程中,依靠手段,而非业绩和贡献为自己谋取空间。
如果那些资深员工不时地找你加薪,示意你他们的所得远远低于应得,甚至暗示你他们手头还有别家公司伸出的颇具诱惑力的橄榄枝,你会怎么办?如果对方的要求合情合理,你也许会酌情考虑,然后给他加薪。这种做法听起来无可厚非,但其实你已经就此为办公室政治的蔓延埋下了祸根。
安迪·格鲁夫认为,那种以公司的发展为依托,实现个人发展的野心才是恰如其分的,个人的成就仅仅是以公司成就为前提而形成的伴生物。相反,只关注个人成功而将公司利益置之不顾的人拥有的只是不当的野心。
在前文提到的事例中,如果公司的 CEO 实行了严格的绩效管理和薪酬核定,那他就可以拒绝对方的加薪请求,告诉他必须得按照统一的标准来执行。
假如你的手下都是些野心勃勃的家伙,他们就会不时地想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比如,前面提到的觊觎常务总经理位子的财务总监。有时,市场部的总监想涉足销售部的业务,或者技术部的负责人还想兼管一下产品部,这样的情况不一而足。如果有下属向你提出了类似的要求,切记要措辞严谨,因为你说的每一个字都可能成为权力角逐中的砝码。
以“团队”为出发点来考虑问题的人说话时很少使用“我”,哪怕是在谈论其个人成就。在面试中,他们总会把功劳推到从前的合作伙伴身上。相对于工作待遇和职业发展,他们更关心这家公司的实力。如被问及为何离开上一家公司,他们往往会把责任归咎于自身,检讨自己判断力不佳而做出的错误决策。
满足员工的需要。你打算把毕生心血投入自己的公司,但有些员工可能还会另谋高就。
这都是“彼得定律”在施威。劳伦斯·J·彼得博士和雷蒙德·赫尔在 1969 年出版的同名书籍中首次使用了这个术语,意即在一个集团中,员工只要表现出众,就能获得提拔,直至被提拔到一个他不能胜任的岗位(即他们的不称职级别),自此无法再获得提升。
“坏榜样法则”。依据该法则,一个团队内部无论哪个层面出现了滥竽充数的人,他们都会像蛀虫一样影响其他成员,最终使得能力出众的人也渐趋平庸。
安德森认为,员工为公司效力总是希望获得相应的回报,譬如薪水、奖金、股份、权利以及头衔等。这其中,头衔的成本最低,因此可以尽可能定高些,CEO 之下是首席主管,然后是高级副总裁。只要他们喜欢,那就给他们相应的职位。另外,在与其他公司比拼实力争取新人时,头衔可以让你更具吸引力。
扎克伯格在管理 Facebook 公司时,有意识地让各职务级别低于行业内的一般标准。其他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在这里只能被降格称作主任或者经理。这是为什么呢?第一,在每个新人入职时,扎克伯格都要给他们重新定头衔,以避免他们的头衔和职位高过那些表现优异的老员工。这样做有助于鼓舞士气,维系公正。第二,这可以使 Facebook 的各位经理了解并认可这套职务评定体系,为他们本人的升职和加薪发挥更好的作用。
对人才的依赖要适可而止,不要重蹈我的覆辙。
然而,有些头脑灵活的员工不但帮不了公司,反而会给公司制造更多的麻烦。出现问题时,他们不是立即找出其中亟待修复的漏洞加以解决,而是拼命挑毛病,以凸显自己的高明。
一家公司在成长壮大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沟通。让成百上千人同时为一个目标而众志成城绝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你的主管中有一个浑蛋,这个目标就完全不可能实现。有些人与别人交流时总是气势汹汹,致使别人在他面前根本就没法开口。
要想取得好的结果,你在招聘细则中就不要使用抽象空洞的字眼,比如“成熟的管理”,或是“真正的公司”。这种缺乏力量感的措辞不会起任何作用。恰当的表述可以是,“在某一领域能提供知识引领和经验支持”。
究竟是从外围选拔人才还是从内部提拔人才?在做这个决定时,你可以先明确一点:对这个岗位来说,你认为究竟是外围经验重要还是内部经验重要。举例来说,技术部经理更需要了解编码基础和技术团队的综合情况,而不是如何管理该部门。因此,作为 CEO 的你最好从公司内部选拔人才,而不必考虑从外围引进。
但是在涉及销售主管这样的岗位时,就得反过来了。要想使产品走向全世界,销售主管就必须了解目标客户的想法和需求,知道他们的文化取向,清楚销售人员聘用的标准和尺度,从而实现销售业绩的最大化。只了解本公司的产品和文化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为什么你从内部选拔的技术部主管可以干得很出色,而同样是内部选拔的销售部主管,工作起来却力不从心。
为确保高标准,你可以在选拔人员时面试那些已经在某个领域小有名气的应聘者,听听他们是怎么要求自己的,然后加以借鉴。一旦定下一个可能实现的高标准,就要要求主管们按这个标准做,而不必操心他们如何达到这个标准。至于如何创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如何拿下一单举足轻重的业务,如何实现一个不可思议的销售目标——这都不是你的工作,而是他们的,你出钱聘请他们就是为了让他们帮助你完成这些任务。
要想让这种交流形式真正发挥作用,一定要明白一点:这是以员工为中心的会谈,不是以上司为中心。它不拘于形式,目的是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交流精彩绝伦的想法,或者倾诉郁结已久的焦虑。这些话题往往不适合通过工作报告、电子邮件或是其他非私人化的途径开展。
以下是我认为在“一对一”会谈中有助于引导对方表达想法的一些话题:·如果我们还有进步的空间,那你认为该从哪方面着手?·你所在部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在这里的工作中,哪一点令你感到不愉快?·公司里谁最优秀?你最佩服谁?·假如你是我,你会做何调整?·你这个产品的哪个方面不尽如人意?·你觉得我们错失的最大机遇是什么?·哪些是我们该做而没有做的?·你对这里的工作满意吗?
对新创业的科技公司而言,当务之急是研发产品。这个产品的功能至少要比现有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强 10 倍。如果只是略胜一筹,那就不足以吸引大批的用户立即使用你的产品。
如果你既没有过硬的产品,又没能抢占市场,你就不应将其完全归咎于企业文化。全世界有着一流企业文化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的公司有很多,这说明仅凭文化成就不了企业。
他倡导大家节俭,推行节俭的企业文化。他的做法相当简单:公司的所有桌子都要利用从“家得宝”购进的廉价门板,自己用钉子钉上桌腿。这些用门板改装的桌子既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又配不上亚马逊公司上千亿美元市值的身价。当时,一个新人觉得这种做法不可思议,问老板为什么非得在这样一个用零部件凑成的桌子上干活时,杰夫的回答斩钉截铁:“我们尽一切可能节约开支,就是为了以最低的价格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如果你不喜欢在门板上工作,那在亚马逊肯定待不长。
为什么带小狗上班或在上班时做瑜伽不算是文化?
许多董事会成员对于规模控制一无所知,所以很容易被有经验却没有技巧的人糊弄。如果你曾就职于一家大型公司,你一定见识过那些经验丰富却不善于运用经验的人。
组织设计的头条法则是:理想的组织设计根本不存在。无论你怎么做,总是会在实现某些部门之间最优化沟通的同时,牺牲另外一些部门的利益。
当你身处这样的境地时,务必要明白一点:几乎所有的公司都会经历生死攸关的时刻。鉴于这一现象的普遍性,我的搭档马克·安德森和斯科特·韦斯甚至用首字母缩写“WFIO”来表示它。“WFIO”代表“we’re fucked,it’s over”,意思是“我们要完蛋了”。根据他们的结论,一个公司会经历 2~5 次这样的时刻(虽然我敢肯定地说,我在 Opsware 公司至少经历了 10 次)。
盯着路,别看墙。人们学开车时,要掌握的第一要领是:当你以 200 英里的时速拐弯时,千万别看墙,一定要盯着路。如果你看着墙,你就会直接撞到墙上去;盯着路,你就能安然无恙。管理公司就像开车。千头万绪的事情都有可能出状况并变成大麻烦,如果你的注意力全部放在这些事情上,那你就会像一辆失控的汽车,最后很有可能连公司也被你拖垮。所以,你需要紧盯的,是你的目标,而不是那些你想要躲避的东西。
我曾见过不少人在重压之下借酒消愁,或是干脆停止努力。他们有充分的理由来为自己的放弃做辩解,可这些人中,没有一个人能成为杰出的 CEO。
杰出的领导者会直面痛苦。无眠的长夜、涔涔的冷汗,还有难以名状的“煎熬”,他们都曾经历。每当我遇到成功的 CEO,总会向他们讨教成功经验。那些泛泛之辈的答案可能是非凡的战略举措、敏锐的商业嗅觉,或者是其他一些溢美之词,而杰出的 CEO 们往往只有一个统一的回答:“我没有放弃。”
英雄也好,懦夫也罢,他们的感受是相同的。他们都惧怕死亡,畏惧伤害。胆怯的人拒绝面对他必须面对的事情,而勇敢的人则用意志赶跑怯懦,然后继续去做他该做的事。那些旁观者对你的判断往往是基于你的行为,而不是你的感受。——拳击教练 CUS.D’AMATO
我和搭档与企业家打交道时,最关心对方身上是否有这两种特质:智慧与勇气。我的 CEO 生涯告诉我,在面临那些至关紧要的问题时,老天考验的是我的勇气,而不是我的智商。
有趣的是,哈姆雷特刚一做出这个决定,就迎来了董事会和管理层的一致拥护。为什么呢?既然他们迫切想要卖掉公司并奉劝 CEO 放弃梦想,为什么会突然改变态度?后来才知道,让他们最初倾向于卖掉公司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哈姆雷特的举棋不定。他们以为自己的态度就是老板想要的。哈姆雷特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误以为对方是经过全面分析才得出的结论。幸运的是,他凭借勇气最终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从表面上来看,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决定能让公司安然无恙,那么随大流似乎是更为稳妥的做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多数人的看法会影响你的判断,使一个原本一目了然的选择变得难分高下。这就是为什么勇气对于 CEO 而言至关重要。
我将重点谈谈管理公司所必需的两项核心技能:第一,目标明确,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第二,能带动全公司去实现这个目标。我把那些更乐于为公司确立目标的 CEO 称为“一”,把那些更喜欢在实践中推动公司发展的 CEO 称为“二”。
大多数创业型 CEO 都属于这一类。他们如果在商场上败下阵来,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从未花时间去培养自己的另一项能力——将决策有效付诸实施的能力。
大多数人对“领导才能”的定义都类似于高等法院的法官伯特·斯图尔特对“色情文学”的那个著名定义:见到它,我就认得出它。在此,我认为领导才能是那些可以衡量一个领导者基本素质的因素:有多少人愿意追随他,有哪些人愿意追随他,追随他的人都属于什么层次。
让他人追随你的能力。我不确定是否所有 CEO 都能完全学会比尔·坎贝尔特质,但我敢肯定,它是教不会的。在三个特质中,这个特质的“先天赋予性”最强。
史蒂夫·乔布斯重返苹果之际,公司已经岌岌可危——典型的逆境。他需要的,是所有人围绕中心使命,有效地执行他的决策,除此之外的任何个人想法都要靠边站。而谷歌在占领搜索引擎市场的龙头地位之后,采用了顺境模式的管理策略。公司鼓励创新,甚至要求每一位员工将 20% 的工作精力都放在研发新项目上。
顺境中的 CEO 和逆境中的 CEO
顺境中的 CEO 沿着常规的路径向成功迈进,而逆境中的 CEO 则跳出常规来争取突围。顺境中的 CEO 放眼于宏观前景,授权下属去做细节性的工作;而逆境中的 CEO 视细节如生命,唯恐因细节的疏漏而影响全局。顺境中的 CEO 会搭建逐级递增的大型招募机构,而逆境中的 CEO 会在此基础上成立负责遣散人员的人力资源部。顺境中的 CEO 会花时间营造企业文化,而逆境中的 CEO 则通过逆境本身来界定企业文化。顺境中的 CEO 常备有应急预案,而逆境中的 CEO 常常得孤注一掷。顺境中的 CEO 凭借天时地利有备而战,而逆境中的 CEO 往往要置之死地而后生。顺境中的 CEO 尽量做到文明有礼,而逆境中的 CEO 常常有意说脏话。顺境中的 CEO 认为竞争犹如隔岸之火,不会波及自己;而逆境中的 CEO 认为竞争就是伸进自家院墙的魔爪,危险近在咫尺。顺境中的 CEO 志在拓展市场,而逆境中的 CEO 志在赢得市场。顺境中的 CEO 能容忍员工因为努力创新而产生的小偏差,逆境中的 CEO 则对此绝不姑息。顺境中的 CEO 总是心平气和,而逆境中的 CEO 几乎都用高八度的嗓门说话。顺境中的 CEO 竭力弱化矛盾,而逆境中的 CEO 总是竭力让矛盾升级。顺境中的 CEO 总是广开言路,而逆境中的 CEO 总是独断专行。顺境中的 CEO 会确立有风险、有创新的宏大目标;而逆境中的 CEO 则忙于真刀真枪地迎击对手,顾不上看那些纸上谈兵的顾问们写就的管理学大作。顺境中的 CEO 通过员工培训来确保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发展,而逆境中的 CEO 通过员工培训来教会他们如何在竞争中不被踢出局。顺境中的 CEO 会放弃那些没能在业内占据领先地位的产业,而逆境中的 CEO 还没奢侈到把生意分成三六九等的程度。
我常常会听到一些风投资本家和董事会成员在短暂接触某个企业创始人之后,就认定他根本不是“当 CEO 的料”。我不明白他们如何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发现这一点。一个企业的创办者往往需要花费数年的时间才能掌握当 CEO 的技能。对我来说,判断一个人究竟能否当好 CEO,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
这样做的确有违天性,但是评估人们的工作表现,并且不断给出反馈正是一个 CEO 必须要做的。如果不这么做,那么一些更复杂的事情,比如写总结、明确职责范围、应对办公室政治、制定薪酬制度以及开除员工等事务就完成不了,或者即便完成也做得差强人意。
“三明治反馈法”的基本概念是,如果你在一开始先表扬(第一片面包),人们会更容易接受你的反馈。接下来给出那些令他们不快的信息(批评),最后再提醒他们你有多看中他们的优点(第二片面包)。
要想精通反馈之道,必须要超越“三明治反馈法”这类基础技巧,形成符合自己个性和价值观的风格。以下是实现有效反馈的几个关键点:
- 真实可信。务必要让他们相信你的反馈,不要说一些操纵听者感受的话。不能装模作样。
- 出发点正确。给出反馈的目的是希望他们做得更好,而不是更差,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你真的想让他们成功,就得让他们感受到这一点。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心。这样,他们才能感受到你的支持,才会听你的。
- 对事不对人。如果想开除某个人,那就直接开除。不要让他准备好被开除,而要让他准备好取得成功。如果他不听取反馈,那就换一种对话方式。
- 不要在同事面前玩弄一个人。虽然在小组会议上给出某种反馈并无不可,但绝对要避免让一个人在同事面前颜面扫地。否则,你的反馈将起不到什么作用,只会让这名员工感到羞愧难当,对你恨之入骨。
- 反馈因人而异。每个人都不同。有些人对于反馈非常敏感,有些人则脸皮特别厚,也很迟钝。你的语气应当结合员工的个性,而不是由着你自己的性子。
- 直截了当,但不刻薄。不要兜圈子。如果你觉得某人的演示很糟糕,不要说:“这的确不错,但可以加一个过渡,强化结论部分。”下面的说法听起来严厉,但效果也许更好:“我没听懂,不知道你要说什么,原因是××××。”弱化反馈中的批评部分,可能会比没有反馈还要糟糕,因为这可能导致误解,让听者困惑。但也不要一味批评他们,也不要摆出高人一等的姿态。这么做于事无补,因为正确的反馈是对话,而不是独白。
讲述这段经历是想提醒大家,当你以为在生意场上可以信赖别人时,结局往往令你大失所望。出现这种情况时,一味地计较谁是谁非毫无意义。你需要做的,就是打起精神去应对那些危机。
影片中,母亲和女儿由于缺乏沟通而关系紧张,因此,她们希望能通过互换身份来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在电影的奇幻世界中,她们实现了这个愿望。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她们交换了身体,体验到了对方所看到的世界。最后,母女二人换回各自的原形,自此变成了知心朋友。在看过这部影片的两个版本之后,我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对策,那就是,“怪诞星期五”管理策略。
我们需要更上一层楼,也需要与众不同。在考虑如何才能具备更多的优点和特点时,我们的核心思想主要基于以下两点:第一,技术型创始人是经营技术型公司的最佳人选。那些令我们钦佩的历史悠久的技术型公司——惠普、英特尔、亚马逊、苹果、谷歌、Facebook——都曾由它们的创始人经营。更准确地说,公司是由开天辟地的那个人在经营。第二,技术性创始人创办公司后成为 CEO 的过程异常艰难,我就是个明证。
如果我们的风投公司专门以帮助技术型创始人经营公司为宗旨,那就可以树立品牌,创下口碑,即便没有以往的投资业绩,我们借此也有望一跃成为名列前茅的风投公司。
难题之所以棘手,是因为你找不出便捷的方法去解决它,是因为你的理智和情感难以融合,是因为你不知道答案而又不能寻求帮助,因为求助于人意味着你的无能。
在我祖父的墓碑上,刻着他最喜欢的一句马克思的名言:生命即挣扎。我认为,这句话里饱含着一个企业家最需要明白的道理:接纳挣扎。